北仓观察志
文化先行 . 如何推动城市更新发展
北仓文化产业集团
北仓编者按

城市的更新与焕新,是一个全面、多维的话题。在高速发展的当下,实现人文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和谐关系,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如何让建筑优雅地老去,如何保留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如何探寻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是政策决策者、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开发管理者以及创意人士共同的使命。

当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时代落幕,未来提质改造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时,北仓所坚持的“文化先行”理念并以此为实践的改造工程,为大家提供了更多值得观察的样本,也为城市更新领域的发展模式引出更多思考。

01 当下我们看到的问题
The Current Issues

在当下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城市街区“网红化”、“商业化”,历史街区“古镇化”、“模板化”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改造中,老厂房似乎千篇一律地成为了办公格子间,而各类文旅目的地相关商品和文创也逐步单一、模式化。

在这样的项目中,针对区域的改造与运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可复制粘贴的固定模板,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同质化地复制,未有精雕细琢,不仅景观雷同、业态混乱,还夹杂着不少粗制滥造的假古董和伪民俗,从结果来看,除了极个别带有城市名片级效应的传统文旅景区再改造后还能生存下去,其他的多在2-3年后呈现极高的空置率,给地方财政和各级平台公司带来较难处理的债务和运营负担。

02  为何要"文化先行"
Why Need The Cultural Primacy
关键在于“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新而更新吗?如果是这样,一切推倒重来就能解决。

显然这不是大家的共识。城市更新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保持城市的活力,延续城市的生命力。大多数城市管理者认为城市发展的心脏只有产业,这固然重要,当每个城市都在拼命优化产业结构时,产业到底选择和谁做融合?

除了判断一个城市的硬件,更在于其文化、历史和百姓,这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先行的张力在于它可以占据投资者、旅游者和就业者的心智带宽,大家还未亲身体验这座城市,却在网络影响下塑造出城市印象,这便是未见先闻的先导效益,增强城市的差异化和识别性,解决市场极度同质化的问题,从而助力一个城市在发展竞争中突出重围。

▽ 图片源于网络
城市的灵魂不是在宏伟地标、摩天大楼或高端商场里发现的,而是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个体记忆的碎片汇聚在一起,造就出城市独特的味道。

丘吉尔曾说“我们看得到多远的过去,才能规划多久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所有建筑遗产,历经岁月沧桑,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 图片源于北仓集团品牌团队拍摄
因此,文化先行、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没有记忆的人是残缺的生命,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一群无根的建筑物。

一座城市文化精神的挖掘和表达,基本决定了其文商旅项目的定位和市场走向。这种精神不局限于城市官方的宣传口号,而是在地百姓如何为远道而来的朋友推介这座城市的精彩,以及外地游客如何主动地去消费这座城市的吸引点,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共鸣。

▽ 图片源于网络
03  如何做到“文化先行”
To Apply The Cultural Primacy
如何践行文化先行,重建城市记忆?

首先,是要全社会学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今天,许多历史建筑已找不到它们的由来和名字,因此抢救历史记忆,为历史建筑建档,是我们重建城市记忆的当务之急。从各地文旅委、档案局、行政机构再到街道社区基层单位,都应该有专人专岗充分负责在地文献修复或当代地方志创建,通过文字、图像、影像等方式,甚至是AI、云存储、云平台等科技手段,查找、记录、修复和存储相关文献资料,每个城市的行政管理机构应该完善健全属地的文化保育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

▽ 图片源于网络
我们在项目考察中时常很遗憾,很多有着悠久文化基因的二、三线城市或乡镇村落因前期意识不足,文化建设类工作不扎实,导致其在城市更新或乡村振兴的项目资源争取中表现乏力、或因缺乏文化品牌传播导致项目在后期运营中根本无法获客,更别提产生经济效益。
▽ 图片源于网络
城市文化没有贵贱之分,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说,这是义务和责任。高能级城市能实现的是文脉拯救的速度和投入,但除去超大特大型城市,全国还有1641个城市、691510个乡村需要发展,若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为举措,撬动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杠杆,避免大量人财物的投入,那么文化先行作为工具箱首要环节,必然是实现厚积薄发的重要切入点。

▽ 图片源于网络
其次,以“政府牵头+平台实施+企业协作+社会监督”的方式,开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了前期各级单位文化建设的工作沉淀,这里的创作空间更是无限,公共博物馆、展陈馆、美术馆、图书馆、非遗馆、剧院、文化驿站、新时代文明中心、党建中心、村史馆、书局书院等多样化形式。

以在地文化为根基,专项资金为建设,专业企业为创作,公益开放为纽带,成就每个城市独有的文旅地标,增强城市品牌的内涵生长力,以人文拉近公众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升华城市价值。

▽ 图为北仓集团公共文化类项目
03  “文化先行”如何助推城市更新?
How The Culture Influence Urban Renewal
前面我们提到,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无疑为城市更新装上了内容发生器,看似政府前期投入是个不求回报的花钱过程,其实是在存钱,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一定是会反映出应属于他的价值。判断城市更新是否实现其真正价值,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少则3年,多则5年以上,在这里不妨以北仓多年的实践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 图为北仓文创街区内实景
“文化先行”第一次被我们验证出对城市更新的巨大作用得益于“北仓文创街区”这个项目,数年前国内还没有城市更新的任何理论体系做支撑,几乎是凭借着创始人的个人情怀以及对城市设计多年的理解,希望为后世保留一处颇具岁月肌理的老建筑,将曾经建筑面积约1万多平米的江北纺织厂仓库进行改造激活。
案例 NO.1   北仓 . 北仓文创街区
▽ 图为改造前的江北纺织厂仓库原状
为改造后的江北纺织仓库局部鸟瞰
2015年我们率先设计并建成的是“北仓图书馆”,其次是“北仓艺术空间”,第一次开街活动是当年大众并未熟知的“北仓集市”,直到大半年后才有了设计创意类企业和年轻创业群体的积极涌入。在当时,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近乎1:1的功能布局与运营思路可以说非常大胆。谁也没料到随之而来的虹吸效应,图书馆吸引了无数学生、百姓、游客的光顾,艺术空间成为艺术院校、文创企业、独立艺术家、摄影书法协会等众多组织和个人的作品展示与交流之地,带有极致美学和品质追求的新派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创意性业态也层出不穷。
为北仓.北仓文创街区图书馆实景
如今的北仓文创街区已曾为重庆老百姓无人不知、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接待近百场各地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参观调研的全国知名文创示范区,并获得“全国百佳公共文化空间”、“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渝潮流新地标”等诸多殊荣。
为北仓.北仓文创街区内实景
做项目运营当然讲究时机,北仓文创街区赶上了全国消费经济迅速发展的光景,全国GDP增速常年保持8%的高位增长态势,但必然因素是,北仓文化街区最初便以文化精神地标的角度进入大众视野,完全区别于传统商业地产的刻板印象并坚定长期主义发展机制,从不肆意增加任何一位合作伙伴的运营成本,长年保持100%业态入驻率与200%的招商储备率。
为北仓.北仓文创街区内实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北仓文创街区凭借多年的品牌影响力,滋养出不少年轻创客在其周边的老旧小区扎根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老旧小区内约36.5%的业态是通过转换北仓的客流而经营的。

2021年当地政府下定决心针对周边近13万平米老旧小区进行更新改造,以近1.3亿资金彻底焕新了旧改区域,点线面串联,实现了区域周边多个产业经济体的无缝连接,打造出近30万平米的国际级消费中心经济带,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百姓福祉的基础上,极大地优化了在地就业与外来创业的条件,迅速激发出市场经济体的高度关注,创造约2000个就业岗位,总计落户150家市场主体,实现区域文商旅综合产值2亿元,可以说这是集政府、百姓、企业三方需求为一体,充分以文化先行前瞻性介入并实施的城市更新经典案例。

为北仓.北仓文创街区附近老旧小区改造后场景
有了北仓文创街区的经验积累,时隔5年,我们孕育出第二个颇具代表性的工业遗存改造项目,位于重庆涪陵区白涛镇的“816小镇”。816是历时18年先后数万人为之付出心血和青春的隐秘核军工程,也是为中国三线建设谱写过时代华章的功勋项目,816小镇原址是其配套军工厂,现留下占地近200余亩的工业遗存建筑。
案例 NO.2   北仓816小镇
为北仓.816小镇鸟瞰
从一开始,我们就提炼出“三线精神 家国情怀”的创作根基,并以此为理念展开修旧如旧的设计改造感恩于各级行政单位对文化先行理念的充分认可以及前期精细化的产权梳理工作,使得项目从立项、审批、实施都较为顺利。

我们率先完成的便是“816军工主题陈列馆”与“星光公益书院”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配套的民宿、餐饮、亲子等服务型业态紧随其后。

为北仓.816小镇军工主题陈列馆
为北仓.816小镇星光书院

建设期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果只是大家都能布局的度假型旅游消费,816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转换意义何在?区别于北仓文创街区承接中心城区里的消费能级与人口优势,地处城乡交界处的816小镇面临的市场考验更严峻,只有健康可持续才是检验城市更新项目的金标准。

于是我们在发展理念中叠加了“乡村振兴”,816小镇应承担的是区域产业的先驱者,而不是封闭式的单体发展,今天看来,秉承“家国情怀 理想生活 乡村振兴”的核心发展观,熬过疫情艰难时期的816小镇无疑是成功的。


为北仓.816小镇相关服务配套
我们以主题陈列馆为公共文化空间载体,传递厚重文化,讲好三线故事,开发出一系列的研学课程体系,打通文创、文教、文旅之间的产业运营闭环,先后获得首批全国大思政课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重庆基地、川渝工业文化实践基地等诸多荣誉。
为北仓.816小镇研学课堂
在数年的运营中,我们一直坚持把文化体系的内容建设做到极致。内容运营很难,传统商业资本运作套路根本匹配不了小镇的发展需求,它的背后是我们不停地在特定的时机为不同客群精准匹配不同阶段的产品,是集发展政策研判、组织行为洞察、个体情感关注为一体的非标运营体系。

市场需要我们的场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更需要我们提供全方位的价值;而背后的村民需要我们提供的机会,我们转化的客户,我们需要的生产,这便是文化先行带来的区域品牌溢价。

为北仓.816小镇实景
不同的人群所看到小镇形象是不同的,是工业遗存空间,是主题教育基地,又或是一个文旅特色小镇,但在我们的格局中这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816小镇是一个内容创造器,我们一创的是文化内容,二创的是产业链接,三创的是地域品牌,为城市更新留住历史文脉,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平台,为在地村民创造就业机会,也为地方振兴贡献经济价值。
为北仓.816小镇实景

结束语:


城市是时代的镜子,城市更新更是对未来的投影。


中国城市在30年的时间里,就走过了欧美城市100年的发展过程,新城扩张和旧城更新两个问题在同一时间出现,也在同一时间等待着人们的回应。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们更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倾听百姓声音,打破传统的规划思路,实现真正的城市共建。城市更新,是对未来的一次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一次积极实践。


希望北仓的经验能给予大家一些启发,共同携手致力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持续探索。

End
(1)


© copyright/本文版权所属重庆北仓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转载请联系授权

设计合作电话:188-8383-3398  品牌运营电话:138-8388-7737